艾愛國——
在新起點上扛起責任接續奮斗
“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一名普通一線工人,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技能人才的重視有切身體會?!卑瑦蹏钣懈杏|地說。
2021年,艾愛國在人民大會堂被頒授“七一勛章”?;貞浧疬@一幕,他仍然心潮澎湃,“干了一輩子焊工,積累了一些技術,取得過一些成績。這里面有我自己的努力,但更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這份榮譽不只屬于我一個人,它更屬于廣大產業工人?!?/p>
“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這要求我們產業工人必須把工匠精神融入自身職業發展,爭當大國工匠?!痹诎瑦蹏磥?,一步一個腳印,以匠人之心在各自領域磨出成果、解決難題,就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尤其是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起點上,更需要新一代工匠扛起責任、接續奮斗。
從學徒到大國工匠,50多年來,艾愛國攻克技術難題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在全國培養焊接技術人才600多名。作為鋼鐵工人的優秀代表,艾愛國一直秉持這樣的信念:當工人就要當個好工人,做事情就要做到極致,為黨的事業貢獻全部光熱。即使年逾古稀,他還是堅持奮戰在攻堅克難一線,同時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術特長傳遞給年輕工人。
“我要做一把永不熄滅的‘焊槍’?!卑瑦蹏硎?,回到崗位后,他將當好二十大精神的傳播者、擁護者和實踐者,把畢生積累的焊接技術充分運用到新的鋼材品種研發中。
“期盼未來我國大國工匠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助力突破一批高精尖技術難題,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名片。我將發揮余熱,做好傳幫帶,培養更多工匠人才?!卑瑦蹏f。
潘從明——
舞臺更大了 干勁更足了
“二十大報告提到,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這些話讓我們產業工人干事創業有了新動力?!倍蟠砼藦拿鲗ξ磥沓錆M信心。
二十大報告讓潘從明感到“產業工人趕上了好時代”?!爱a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已實施5年。對于一線產業工人而言,無論是經濟待遇、社會地位,還是政策支持,都是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滿滿的5年!”潘從明說,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產業工人的發展機遇增多了、地位提高了、舞臺更大了,干勁也更足了。
潘從明曾獲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他能從銅鎳冶煉“廢渣”中同時提取8種以上稀貴金屬;發明的“顏色判斷法”作為鉑族金屬精煉師的絕技、絕活向世界同行推廣;帶頭研發的“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綠色高效提取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填補了國內外貴金屬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空白。
但潘從明并不滿足于這些成績。他認為,二十大報告提到的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為一線產業工人指明了努力方向、賦予了新的使命?!拔覀冃枰罡嗲嗄耆俗呒寄艹刹?、技能報國之路,讓更多年輕人愿意加入到一線產業工人隊伍中來,為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注入新力量,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更大貢獻?!迸藦拿髡f。
“強國夢、復興夢、中國夢與一線產業工人緊密相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產業工人的光榮使命。作為一線代表,我要把二十大精神傳達好、落實好,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技能水平,投身強科技、強工業事業,繼續在貴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建功立業?!迸藦拿鞅硎?。
韓利萍——
引領更多青年職工走技能報國之路
“作為黨代表出席二十大盛會,很振奮、很激動。非凡十年波瀾壯闊,偉大祖國日新月異,能夠成為新時代的親歷者、建設者,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倍蟠眄n利萍說,只要每個人都心懷夢想、勇于創新、埋頭實干,我們就能戰勝一切風險挑戰,把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身為產業工人隊伍一份子,韓利萍格外關注二十大報告里有關產業工人的內容??吹蕉髨蟾嬷刑峒皥猿肿鹬貏趧?、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韓利萍感到很欣慰。她說,產業工人成長通道正在由“獨木橋”變為“立交橋”,工人們干事創業更有目標、更有奔頭,技能報國的道路也越來越暢通。韓利萍介紹,她所在的公司近10年涌現出19位全國技術能手,最小的兩位年齡只有24歲。
攻克瓶頸難關300余項、獲得6項國家專利、總結形成15項操作法……韓利萍30年如一日踐行著工匠精神,從一名普通技術工人成長為享譽業內的火箭發射平臺“微雕師”?!案晌覀冞@行,每時每刻都在挑戰操作水平的極限,遇到瓶頸時,就需要有一股子韌勁,敢于啃硬骨頭?!表n利萍說,聽到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她在心里暗下決心,回到工作崗位后要比以前做得更好。
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韓利萍對此也有了新思考。她說,要引領更多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需要我們不斷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基層延伸,讓技能人才享有更多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二十大報告就是動員令,我要把黨的好聲音帶回企業、帶到崗位,到車間班組宣講二十大精神,激勵一線工人用技能書寫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p>
蘇保信——
不負時代,將創新進行到底
“創新之路怎么繼續走下去?”二十大代表蘇保信帶著這個問題來到北京參會。聽完二十大報告后,蘇保信對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正如報告中提到的,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反復咀嚼這句話后,蘇保信愈發充滿激情、信心倍增。
“二十大報告中關于‘三個第一’的論述,讓我們身處企業一線的產業工人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碧K保信說,創新既是一個個具體的課題,也是一項系統工程,他將努力發揮自己所長,拉直擋在創新路上的一個個“問號”,不負時代,將創新進行到底。
“緊跟時代才能不負時代?!痹诠タ艘粋€又一個難關的同時,蘇保信對創新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尤其是聽到二十大報告提及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后,蘇保信深感自己肩上承載的使命已經不僅僅是要解決技術難題,更要著眼于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面對一根根極細的漆包線,蘇保信帶領團隊成員一次次攻克難關,將客戶的需求變成企業里一項項填補空白的創新成果?!皣腋粡?、民族振興,都離不開技能人才立足崗位兢兢業業、務實創新、勤勞奉獻?!碧K保信說。
“對一線產業工人來說,現在是創新最好的時代?!碧K保信說,二十大報告讓他再次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創新的重視。在公司層面,他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更高層面上,全社會都為創新提供了寬松、激勵的氛圍?!斑@讓所有踏實肯干的人有底氣、有信心、有力量、有激情去創新?!?/p>
“技術工人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我將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在進一步提升自身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同時,做好技術傳承,培養更多技能人才?!碧K保信說。
趙晶——
立足本職崗位持續攻堅克難
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這句話,二十大代表趙晶在接受采訪時一再提及。
“在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基礎上,二十大報告又提出了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壁w晶說,“這道出了我們產業工人的心聲,也更加堅定了我立足本職崗位、持續攻堅克難的決心?!?/strong>
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敖陙?,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使我們這些技術工人的舞臺越來越廣闊?!壁w晶說,在好政策激勵下,她在技術創新的路上越走越遠。她獨創了“一位雙刀套類零件操作法”,在保證設計精度的同時,將零件的產品合格率提高到99.7%。憑借這一絕活,她先后攻克了30余個型號、數百種零件的加工難題。
趙晶對二十大報告寄予青年厚望也深有感觸。此前,她把多年的讀書筆記、操作經驗編寫成數控加工培訓教材,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技工,還采用“互聯網+培訓”開創了工匠人才培訓新模式?!扒嗄晔俏磥?,是希望。培養更多青年高技能人才,提升年輕工人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是我們這一代技工的職責?!壁w晶說。
趙晶表示,將不折不扣把二十大精神落實下去,一方面,不斷發揮技能優勢和技術特長,大膽創新、不斷求索、精益求精,把每件產品都做成精品;另一方面,繼續發揮技能專家和青年導師的傳幫帶作用,提升年輕人技能素質和業務水平,鼓勵他們在一線創新、一線成才、一線立功,培育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年輕技術工人,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李艷——
新征程上唱響“咱們工人有力量”
“二十大報告為我們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定了?!?首次當選黨代表的李艷無比激動,二十大報告內容讓她感到精神振奮,備受鼓舞。
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對于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這些內容,李艷感觸頗深:“黨和國家愛才、惜才、用才,每一位產業工人都應該立足崗位成才,用聰明智慧和勤奮勞動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p>
扎根煉化生產一線26載,李艷把用心和精心發揮到了極致。憑借優異的成績,她榮獲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石油鐵人獎章等諸多榮譽。她說,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些要求讓她對做好工作有了新思考、新目標。在她看來,只有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再把這件事堅持到底,才能在技能報國的路上越走越遠。
二十大報告提出,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公司加氫裂化處理專業的實操培訓師,李艷思考的是如何加強企業技能人才孵化。她認為,要培養新時代的青年技能人才,需要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能接觸到前沿的工藝技術、先進的操作方法,幫助他們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去實現技能突破、技術創新。這是她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回到崗位后,我要把二十大精神傳達給每一位工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從中汲取精神養分,更加堅定信念,更加明確目標,在新征程上更響亮地唱出‘咱們工人有力量’?!?/p>
?。ㄎ?本報記者 王鑫 方大豐 康勁 劉建林 陳華 李玉波 彭冰 柳姍姍 本報通訊員 趙極)